辛苦上班,想犒賞自己來個出國度假,請特休年假安排旅行,但還得顧慮到同事,「該不該買伴手禮回來」,成了熱議話題!網路上常有網友發問,這似乎已成了一種辦公室潛規則,不過大多數人卻是抱持著「花錢消災」的心態,認為若不這樣做,會招來閒言閒語。
不過也人有持不同看法表示,「之前資料救援出國買了迪士尼的筆給同事,結果後來看也隨意丟抽屜,有點無言」、「其實就算不買也不會怎樣啊,有送禮是賺到,沒送又資料救援沒損失」、「說實話,這點真的很麻煩,好像出國出去玩,就應該要帶東西回來請大家吃的感覺,啊我就沒錢啊」。
目前儲存資料的方式最主要分成三種,第1種是文字書寫留存,第2種是儲存在電腦雲端網路空間,由第三方負責管理這些資料,再來是第3種儲存在自己購買的硬碟中:如隨身碟、光碟、磁碟片、SSD硬碟機、HDD傳統硬碟等等,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有許多資料都在進行數位化整理,還記得之前有篇報導,日本有個地方的資料都還是文書檔案,並沒有用數位化管理跟歸檔,直到近幾年才開始實施數位化管理,我認為數位化管理是必要的,雖然可能也有資料遺失或損壞的風險,但仍可以利用軟體將資料救援回來,更好的情況是純在第2種方法,也就是雲端中,由第三方負責監控管理,只要資料庫沒有損壞,就不必擔心資料消失,也可以安心地從任何裝置上獲取檔案,也不必擔心損硬碟救援壞資料,不過如果是為了方便使用,或是個人使用,在自己硬碟上儲存也是比較廉價也是現在大多數人使用的方式,但資料存在硬碟中可能就會因為電腦當機,或資料受損導致無法開啟,必須要尋求專業人員進行資料救援修復,也有可誤觸格式化、誤刪影片照片檔案、不小心意外損壞主機或硬碟等等,這些行為都要特別小心,不要白白花費資料救援的錢阿!
如果大腦就是在講述主機本身,滑鼠鍵盤則是一台電腦主機的四肢,執行所有工具的使用,而硬碟就是大腦的海馬體還有大腦皮層了,可以負責將所有資料做儲存,把記憶保留下來,當然大腦沒有像電腦一樣的功能,電腦能做到刪除資料、移動資料這些事情,就連硬碟損壞,都能有高機率將硬碟救援回來,保留原始檔案,但以現今的醫療技術,對於大腦的瞭解還是太少,記憶相關的醫療都是舉步維艱,並無太大進展到能夠保存、移動、修改記憶,而且這部分的道德跟影響也需要深思。大腦的損傷暫不討論,不過如果是硬碟損壞的話,我們可以先自我檢測,硬碟是否有壞軌,如果有壞軌建議可以在第一時間將檔案備份後,趕緊將硬碟送修,如果出現無法讀取的狀態,可以先試著更換線材等等,再決定是否送回原廠或者尋求硬碟救援的業者協助。